车牌指标交易纠纷不断 法官提示风险大

杨海超 2015-09-30

北京市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使二手车交易十分活跃。而就在二手车活跃交易的背后,还有一种被认为是稀缺资源的东西也在暗地里被交易着,这就是北京市小客车指标。

按照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小客车指标只能由指标所有者本人使用,所以小客车指标并不是能够交易的商品或者权利,而是与指标获得者人身紧密相连的一种特殊资格。但实际情况却是小客车指标成为热门交易对象,“买卖”京牌车辆指标的交易已然出现。

京牌指标交易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在执行中发现,法院查封一些被执行人名下的汽车后,却有案外人向法院提出异议,主张车辆并非被执行人所有。经调查,法官发现,这些案外人几乎都是从被执行人处购买京牌指标的买标者。根据买标者提出的异议主张,目前京牌指标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车、牌一起购买,即买标者将卖标者的汽车和车牌一起买下,直接使用原车;二是单买指标,即买标者只购买卖标者名下的配置指标或更新指标,由买标者购买新车,以卖标者名义办理机动车登记。除此之外,也还有出租等其他交易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指标交易的核心内容是,虽然交易所涉车辆仍然登记在卖标者名下,但已有价转由买标者使用。卖标者一般都会把自己的身份证交给买标者,供买标者在办理验车、保险、车辆维修保养等手续时使用。

卖标者、买标者、中间人往往会签订一份协议,对指标交易进行约定,而有的协议中会非常明确地将这种交易称为“背户”、“背车”。背车这种情况在北京早已有之,但与之前的背车不同,由于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想做背户的人自己可能也只有一个指标,而想要购车的人却非常多,一少一多之间,指标成为热门的交易对象,背车价格水涨船高,从过去出借一下身份证做个登记的几十元,已上涨到了目前的4万元至6万元不等。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二手车商、甚至是部分4S店工作人员专门做起了指标买卖的中介生意,收集卖标者信息,介绍给买标者,从中牟利。这样一来,想出卖自己指标的卖标者、部分二手车商和汽车4S店工作人员、想直接购买指标的买标者,从卖方到中介再到买方,已经形成了一条京牌指标交易的灰色产业链。

买卖双方面临四大风险,京牌指标交易并不足取

一方出售指标获利,另一方购买指标用车,双方还签有书面协议,表面上看,京牌指标交易让买卖双方各取所需,是解决供需问题的良方,甚至是万全之策,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在协议上买卖双方基本上都会写明,指标以固定价格一次性出售,不得反悔,出现问题与买标者无关,买标者用车造成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等内容,但实际上这样的约定并不能避免风险的出现,从法律角度而言,指标交易买卖双方主要面临四种风险:

第一,卖标者身份证由买标者使用的风险。身份证是个人身份的证明,很多交易行为凭身份证就能办理,因此身份证一般只能由本人保管和使用。卖标者将自己的身份证交给买标者使用显然违反身份证法律制度。如果买标者肆意使用(例如乱开信用卡并透支),甚至进行犯罪活动(例如进行电信诈骗),那卖标者极有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可能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第二,登记在卖标者名下车辆由买标者使用的风险。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汽车却由别人使用,卖标者无法对汽车进行有效的控制。卖标者可能在车祸赔偿、车辆保险、违章罚款、个人信用记录等方面面临着因为买标者的过错甚至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第三,汽车登记在卖标者名下的风险。机动车登记在一定程度上有对外公示机动车所有权的作用。有的买标者尽管是自己出资购买了汽车,但汽车登记在卖标者名下就会被他人认为汽车是属于卖标者所有。正因如此,法院会根据登记情况查封登记在卖标者名下的汽车,即便买标者就此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也无法支持,这对买标者是最大的风险。

第四,买卖双方发生纠纷的风险。虽然卖标者与买标者之间签有协议,但并不能杜绝彼此之间纠纷的发生。最典型的便是卖标者反悔,要求买标者加价,额外再支付买标费用。而买标者也可能因为用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要求卖标者退还买标费用。双方都面临签订协议时无法预知的法律风险。

目前,卖标者、买标者、中介之间因为指标买卖出现的纠纷不断出现,法院查封卖标者名下车辆只是其中之一。从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现实出现的纠纷来看,车牌指标交易实际并非万全之策,反而可能给交易双方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指标交易明显违反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卖标者应该受到处罚。而对参与摇号的其他人来说,这样捷足先登的交易也破坏了摇号制度的公平,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尽管指标交易满足了交易双方各自的需求,但是从法律风险防范、避免法律纠纷、维护摇号公平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交易并不可取。

Card image cap
首页 微信咨询 咨询律师 导航